GAMES003:Basic scientific literacy


Week1: 课程内容概览 & 建立领域视野

课程动机

科研中常见情况:缺乏研究策略 面临科研困难 遭遇情绪低落

课程内容:如何选题与设计方法 如何实验与提升方法 如何写作与宣传工作

课程目标:知道如何在科研过程中自我提升科研能力,成为一个快乐的研究人员。

课程安排

传授科研流程,解释每一步的具体操作,配合案例加以说明。

  1. 初始化科研课题:建立领域视野 选择科研课题 设计技术方案
  2. 迭代技术方案:基于技术方案设计实验 基于实验结果提升方案
  3. 撰写学术论文:写作规划 故事梳理 论文画图 论文写作 论文评审

分享科学研究中的软技能,包括如何做报告和一些有用的科研习惯。

怎么最好的受益

  1. 从本课程中学习科研流程与每个步骤的方法论
  2. 根据自己的经验思考并总结方法论
  3. 通过实践熟悉研究方法
  4. 重要:总结你自己的研究方法

课程概览

第一部分:初始化科研课题

Step1:建立领域视野

什么是领域视野 ?

“ 领域 ” 的定义:特定的科研方向,如 3D reconstruction, Novel view synthesis.

现阶段的热点话题是什么 ?
还有哪些重要的问题仍未被解决 ?
该领域已经达到了什么水平 ?
这个领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
领域技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 ?
有哪些 milestone papers ?
重要问题的视野
技术演变的视野
领域视野

为什么需要建立视野 ?

领域的视野为以下五件事奠定基础

论文写作
故事梳理
实验中迭代提升方法
方法设计
课题选择
领域的视野奠定的基础

做好以上六件事情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如何建立领域的视野 ?

  1. 确定领域的 milestone papers
  2. 查找之前和之后的论文
  3. 阅读论文以了解这些论文解决的问题和pipeline,以及他们的技术见解
  4. 整理技术的演变轨迹 跟踪和预测新技术
  5. 整理领域热点问题的演变 跟踪和预测新问题

案例学习:多视角重建

2023-2024,CAT3D:使用 Multi-view Diffusion Model 融合
2023-2024,DUSt3R:将图像 tokenlize 后,使用 vit 融合
2020-2023,NeRF:定义 global representation, 使用differentiable rendering融合
2018-2021, MVSNet:使用 3D CNN 在 cost volume 融合
200?-2016, Colmap:Multi-view stereo
多视角重建

如何识别 MileStone papers?

  1. 查找该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并按照日期对它们进行排序。

  2. 寻求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的建议。

怎么梳理技术发展脉络?

首先,初始化一个时间轴,将论文列到时间轴、并阅读每篇论文,了解它解决的问题、pipeline和技术见解。

然后,确定哪些论文是 milestone paper、哪些论文是 follow-up,根据论文方法的创新度判断。

  • Milestone paper 的技术范式
  • Follow-up papers 作出的改进

最后,总结这些论文,构建思维导图,看看每年的热点问题是什么,并要求能够回答如下问题:

现阶段的热点话题是什么?
还有哪些重要的问题仍未被解决?
该领域已经到达了什么水平?
这个领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总结该领域的发展

如何有效阅读论文 ?

可以借助论文解析树来解决这个问题,将阅读论文的过程转变为回答问题的过程。论文解析树的结构如下:

介绍 technical advantage
介绍 technical contribution N
technical contribution N
介绍insight advantage
介绍insight/motivation
Experiment
介绍technical contributions N
Challenge的key insight/motivation?
Technical challenge for previous methods?
What Task or Challege?
Abstract
讨论advantage/insight
具体做法
Technical reason
Failure cases (Limitation)
Previous method
contribution N
介绍key innovation/insight/motivation
Technical challenge N
cool demos/applications
Our pipeline?
Technical challenge for previous methods?
What Task and application?
Introduction
techical advantage
Why work?
How to do?
Motivation
techical advantage
Why work?
How to do?
Motivation
方法:step1、step2、step3...
具体的任务:输入和输出
Pipeline module N
Pipeline module 1
Overview
Method
列出每个pipeline module中design choices对论文方法performance的影响
论文的core contributions以及一些重要的components对论文方法performance的影响
Ablation experiments
Comparison experiments
Experiments
Step2:选择科研课题

如何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需要确定如下两件事情:

  1. 确定 Project setting,输入和输出
  2. 确定想解决的 Failure case 及其背后的技术挑战

为什么课题选择非常重要 ?

一个好的课题将使科研变得容易很多。

考虑该项目学术影响程度
任务简单,可能没法锻炼技术能力
任务太难,可能导致无法完成
3. 该课题的影响力
2. 任务难度与个人能力相匹配
1. 发展空间大、竞争程度小
什么是好的课题?

如何找到好的课题 ?

技术风险性大的课题往往有更高的受益
考虑任务的影响力
考虑任务的难度与个人能力相匹配
评估课题的竞争程度和发展空间
判断哪个问题是当前时间点应该去解决的
列出领域的重要问题
了解它们是如何随着时间演变的
整理milestone papers和技术范式
4. 在选题上 Aim High
3. 判断哪些课题是好课题
2. 列出领域内的课题
1. 建立领域视野
寻找好课题的四个步骤

Aim high: 努力完成一个达到你能力极限的科研课题。

Step3:设计技术方案

什么是方法设计?

在选定课题后,需要设计一一种新颖的pipeline来达到SOTA performance

为什么要有方法设计的系统性思路?

  • 一个清晰的方法设计思路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问题并达到SOTA
  • 提出的方法更有动机,同时使得论文的故事更吸引人
  • 保证了方法的技术创新性,以免审稿人说它没novelty
  • 同时,该系统性思路可以有效提升对技术的insights

如何设计方法?

  1. 分析原因: 遵从第一性原理,分析为什么当前的SOTA效果不够好。
  2. 设计方法:根据分析的原因,设计一种能达到SOTA的方法。
  3. 判断合理性:判断提出的技术方法是否合理。
  4. 改进方法:通过读论文、讨论和做实验改进技术方法。

设计方法的三个要点

  • 不只是要Work,还要保证论文方法的技术创新性
  • 争取在Pipeline层面设计解法。
  • 要判断论文方法是否有足够技术贡献,是否有新的知识、新的认识、新的观点。

第二部分:迭代技术方案

Part1: 基于技术方案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什么?

规划要做哪些实验,实现并提升Technical idea,达到SOTA指标。

实验设计的两个好处

  • 让研究变得更简单:想清楚实验的目的,明确科学研究的方法。
  • 让实验更简单:降低实验难度,提高实验效率。

如何设计实验 ?

核心原则:减少实验中包含的探索点的数量。

  • 如何减少 exploration points 的数量
    • 分解 pipeline:将 idea 分解为不同组件,从可控的idea开始,不断添加探索性和创新性的框架或模块。
    • 分解实验设置:从一个简答的 setting 开始探索,然后逐渐增加难度,之后进入到真正的 setting

同时,还应该考虑 exploration points 的重要性,进行实验优先级排序。

Part2: 基于实验结果提升方案

为什么需要改进方法 ?

因为初始提出的方法通常会不 Work

理想情况:提出一个 idea 进行实验 Good results

实际情况:提出一个 idea 进行实验 Not working

如何改进方法 ?

可以把改进方法的过程当做 SGD 优化过程。

具体改进方法的思路:

第三部分:论文写作

Step1: 写作规划
  1. 画一个清楚的pipeline figure的草图( 理清楚方法的流程步骤),梳理论文story,写一版introduction的初稿。
  2. 列出要做的comparison experimentsablation studies,并开始做起来。
  3. method,同时做实验。
  4. introductionmethod,同时做实验。
  5. 实验做差不多以后,写experiment
  6. related work
  7. Review论文,改论文的introductionmethodexperiment
  8. abstract,取论文名字。
  9. 反复review论文,改论文。

为什么要规划写作 ?

  • 大幅度提高投稿率!!
  • 让自己做论文更轻松,避免最后几天熬夜
Step2: 故事梳理

怎么梳理论文故事?

首先,整理论文方法流程,给论文画一个pipeline figure的草图,帮助自己直观地看清论文方法:

  • 按照 “ 输入 模块1 中间输出1 模块2   模块N 输出 ”,用文字描述 pipeline。需要清楚地描述流程。
  • 选择流程图的布局并绘制简单的流程图。

第二,按序回答以下问题,

  1. pipeline有哪些贡献( 提出新任务、确定新的技术挑战、提出新的技术贡献 )?
  2. 贡献有哪些好处 ? 它们解决了哪些技术挑战 ?
  3. 论文带来了哪些新的insights ?
  4. 如何通过介绍以往的方法引入关注的技术挑战和新的insights ?

第三,概述论文故事,

  1. 介绍论文的任务。
  2. 通过讨论以前的方法来引入解决的技术挑战。
  3. 为了应对这一技术挑战,提出 XX 贡献。
  4. 贡献有哪些技术优势,有哪些新的insights ?
Step3: 论文画图
定性结果
定量结果
teaser图
pipeline图
论文中的图片

画好看的图的目的:提高中稿率

绘制 pipeline 图的步骤流程

  • 按照 “ 输入 模块1 中间输出1 模块2   模块N 输出 ”,用文字描述 pipeline。需要清楚地描述流程。
  • 选择流程图的布局并绘制简单的流程图。
  • 可视化 “ 输入 ”、“模块”、“中间输出” 和 “输出” 等元素。
  • 给流程图涂上颜色。
  • 优化流程图布局,保证简洁。避免过多的空白区域和大大空白区域。

好看的线条、框图、元素可视化、配色非常重要。

Step4: 论文写作

写 method 的步骤

  1. 画一个 pipeline figure 的草图。
  2. 梳理 Method section,确定各个subsection将涵盖哪个方法模块。
  3. 分别写各个subsection。每个subsection包括三个部分:模块的具体设计、模块的 motivation、模块的技术优势。
    • 首先写清楚模块的具体设计:给定 xx 输入,第一步 xx,第二步 xx,第三步 xx,最终得到 xx 输出。
    • 然后模块的 motivation、技术优势。
Step5: 论文评审

评审论文时要做什么 ?

确定审稿人可能指出的潜在问题。

为什么要自我评审 ?

以提高论文的中稿率。

如何自我评审论文 ?

通过如下 checklist 检查论文中是否还存在漏洞。

新的方法设计在带来benefit的同时,引入了更强的limitation,导致新方法的收益为负。
方法模块的鲁棒性:是否需要在每个场景上调超参
方法存在技术缺陷,看起来不合理
实验的 setting 不实际
数据太简单,无法证明方法是否真的 work
缺少重要的 baselines、缺少重要的 evaluation metric
缺少 ablation studies
实验效果是否让人impressive
是否比之前方法好很多
每个方法模块是否都写了 motivation
缺少技术细节,不可复现
论文 pipeline figure 是否清楚描述 pipeline 与技术贡献
论文 Introduction 是否清楚描述论文贡献
提出的技术已经被well-explored,该技术带来的performance improvement是可预见的
想解决的failure cases很常见
方法设计是否合理
实验测试是否充分
实验效果是否足够好
论文写作是否清楚
技术贡献是否足够
自我评审checklist

参考资料


文章作者: Chen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Chen !
评论
来发评论吧~
Powered By Valine
v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