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正在从服务器偷取页面 . . .

How to study


本文思维导图

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至关重要。如果科研工作者或软件开发者选择固步自封,忽视技能的提升,很快就会被时代抛在后面。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掌握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高效学习的方法。本文旨在教你如何进行自学。

1. 学习的过程

教育的首要目标,并在与 “ 知” 而在于 “ 行” —— 赫伯特 · 斯宾塞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如何更好地记住和理解知识的挑战。如果别人告诉你该怎么做,你会有很大的可能忘掉,但如果你自己动手做一次,你可能就记住了。更进一步,如果你能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教给别人,你不仅能记住,还能理解得更深刻。尽管每个人的学习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动手实践或是教授他人,一定能让你学的更好。与其他学习相比,主动学习是效率更高的方式。

举例来说,许多软件开发人员在刚开始学习编程语言或是框架时,可能会选一本相关的书籍,从头到尾地先读上一遍,奢望自己能够完全吸收其中所有的知识点。使用这种方法,确实能够学习到东西,但是效率很低,而且还需要经常回顾书中的内容,来弥补学习该技术存在的知识短板。当然,如果在拥有足够的时间的前提下且没有具体的目标时,这种学习方法很好,无非就是花时间。但当有更紧迫的理由需要快速学习时,这种方法就无法奏效了。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书本中的知识可能适合作为参考资料,而不适合实际的去学习。

那么想要学习一些东西,你应该做什么?正如刚才所说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付诸实践,即使你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关于某个主题你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能够操作,你就可以发挥自己强大的创造力和好奇心。当能够在一件事情上尽情发挥的时候,你的内心就更倾向于吸收更多的信息,思考更有意义的问题。

一旦你已经实践过,自然而且你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时回到书本当中,你就会有强烈的冲动去消化吸收其中的内容。因为你已经积攒了很多想要找到答案的问题,你对哪些内容重要早已经了然于胸。然后,可以继续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重新应用于实践中,看看学到的新方法是否能解决你已有的问题。以解决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目标,向着这个方向重复这个循环,周而复始。

最后,你可以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教给别人。关键在于,你要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把你的思想表述给别人。

OK,到目前为止,本文已经介绍完了学习背后的逻辑,但光有理论的支撑,没有实际的方法论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帮助你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

2. 学习的三个要点

在讲述方法论之前,首先明确学习的三个要点,前文中讲到拿一本书籍通读全文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这不利于在短期内掌握一门技术并快速上手。因此,这也迫使我们去寻找更好的学习方式,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再去寻找能获得这些信息的最佳资源,同时忽略那些并非达成目标所必须的其他信息。

明确了我们学习的目的,接下来就解决以下三个要点:

  • 如何开始 —— 要想开始使用自己所学的,需要掌握哪些基本知识?
  • 学科范围 —— 现在学的东西有多宏大?应该怎么做?再开始阶段,不需要先了解每个细节,但如果能够该学科的轮廓有大致的了解,那么将来就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 基础知识 —— 不止在开始阶段,要想使用一项特定的技术,需要了解基本的用户案例和最常见的问题,也需要知道自己学的哪 20% 能够满足 80% 的日常应用。

熟知以上三个关键点后,在无须通晓全部细节的情况下,也能高效地学习一门技术。了解了这三项主题 —— 如何开始,能做什么,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那么就能随着学习深入学会所需的其他知识,如果是想提前掌握所有知识,那只是在浪费时间,这样只会让真正有用的内容湮灭在那些细枝末节之中。这一点你可以回想你有多少次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本技术书籍,却发现自己实际用到的也只是书里介绍的技术的一小部分,而且如果你没有实践,没有思考,那么大部分的内容你都会遗忘。

介绍完学习的三个要点,接着就可以介绍自学的方法论 —— 十步学习法

3. 十步学习法

十步学习法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对自己要学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了解自己不知道什么就足矣。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够了出学习的范围,即下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内容,以及学成之后又会获得什么。依靠这些知识,可以找出各种资源来帮助自己学习。最后,可以创建自己的学习计划,列出要去学习哪些相关课程,筛选学习资料,只保留能帮助自己达成目标的优质内容。

图1  十步学习法

十步学习法的第1 步到6 步是研究的步骤,它是一次性完成的。但是从第7 步到第10 步则是重复的过程,贯穿于学习的各个模块。这个方法十分的有效,因为它迫使你提前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通过“ 聚焦学习范围,关注重点内容” 来细化各个学习要点。当然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与方式也是不同的,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该方法进行裁剪,保留你认为对你来说有用的部分。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而你的未来将仰仗于它。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些步骤你需要做哪些事情。

4. 第1 步到第6 步:只做一次的步骤

对于十步学习法的前六个步骤,你需要集中精力完成足够多的前期调研,确保自己知道要学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确认自己已达成这些目标。你还将学到如何挑选最好的资源来帮自己实现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第1 步:了解全局

在深入探究某个主题之前至少要对其有所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你才能弄清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找出最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在这一步你要做的就是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主题的全局。

要完成这一步,你需要对自己想要学的课题做一些基础性研究。通常你可以使用网络搜索来完成大部分研究。如果碰到相关主题的书籍,只需要阅读介绍性的章节,粗略浏览一下内容,但不要在这一步上花费太多时间。这一步的目的不是要掌握该主题,只是对这一主题的相关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

第2 步:确定范围

完成了第一步,你至少对自己的学习主题及其全局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一步就是集中精力去明确自己到底要学什么。在任何的项目中,明确项目的范围都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这样才能了解项目的全局,做好相应的工作。

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解决太大的问题而把自己搞得不堪重负。因此,你要明确自己的学习范围。为此,你需要运用自己在上一步中获得的信息,让自己的关注点落脚到更小也更可控的范围。例如你可以确定如下学习主题:

  • 学习 C# :学习 C# 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创建一个简单的控制台程序。

  • 学习 Linux :了解如何设置和安装 Ubuntu Linux ,以及如何使用它的基本特性。

这样你就看到类似学习 C# 这个宏大的主题被你聚焦到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中,从一个几乎无边界的主题中明确了一个清晰且聚焦的范围。

在这一步中,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在第1步中收集到的信息,找出自己的学习范围。同时也可以借助自己的学习理由来决定学习的范围。当然在此过程中,你可能会受到诱惑,为了学习该主题下的不同子主题,你可能会扩张你的学习范围而不够聚焦,但是请务必抵制住这个诱惑,尽可能地保持专注。

第3 步:定义目标

在全力以赴启动之前,明确“ 成功” 的含义极为重要。如果不知道成果是什么样子,很难找准目标,也很难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已经真正达到目标。所以在尝试学习任何东西之前,你都应该能描绘出成功的样子。当你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更轻松地使用倒推的方式,明确实现目标所需的步骤。

好的成功标准应该是具体的、无二义性的。不要对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含糊不清的描述。相反,要列出某一特定的结果,或者一旦实现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你应该能够做到的事情。

不好的标准

  • 学习了关于C#语言的基础知识。
  • 我知道如何使用HTML去构建一个网页。

好的标准

  • 我可以利用C#语言的主要功能写出一个小的应用程序。
  • 我可以使用HTML5在网上为我自己创建一个主页,展示我的简历和我的代表性工作。

第4 步:寻找资源

要尝试收集到多种多样的资源以帮助你学习,而不是只读一本关于这一主题的书。资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局限于书籍。事实上,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种类型的内容随处可见,你几乎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主题,找到大量的资源,如图书、博客文章、视频、专家、博客、源代码、示例项目、在线文档等等。

第5 步:创建学习计划

在这一步,你需要创建自己的学习路径。把它看作自己写书时的大纲。事实上,当你大功告成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路径可能与一本书的目录非常相似。你基本上就是完成一系列的模块,直到最后达成目标。这并不意味着你只要复制一本书的目录就可以称其为自己的学习计划了。有的书的内容超出你的需求,有的书的结构很差劲儿。通览你收集到的全部资源,你就对自己需要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组合这些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6 步:筛选资源

现在,你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及以什么顺序学,那么是时候决定要使用哪些资源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了。为了研究一个主题要读10 本书、50 篇博客文章,并不现实,并且即使你真的这么做了,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复的。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最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资源。在这一步中,把你在第4 步中收集的全部资源浏览一遍,找出哪些内容能够覆盖你的学习计划。

5. 第7 步到第10 步:循环往复

现在开始最有趣的部分。接下来的四个步骤会在你的学习计划所定义的各个模块中循环往复。

第7 步:开始学习,浅尝辄止

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犯两类错误:第一类错误是在知之不多的情况下就盲目开始,即行动太快;第二类错误是在行动之前准备过多,即行动太晚。要想在这二者之间取得平衡,你掌握的知识要恰到好处,足以能让你开始学习,但又不会多到让你无力探索,这样你的学习效果最佳。你要专注于掌握自己所需的、能在下一步动手操作的最小量的知识,即为了尽快进入实践阶段。你可以浏览参考材料,或者每章的摘要,或者各种简介,这些信息足以让你对自己要做什么有基本的认识。

第8 步:动手操作,边玩边学

起初,你会觉得这步似乎并不重要,不过还是让我们先来考量一下其他的方式——大多数人学习的方式。大多数人会试图通过读书或观看视频来掌握某个主题。他们会提前吸收很多信息,然后再付诸实践。这一方法的问题在于,在他们读书或看视频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哪些内容是重点。他们只是因循他人设计好的学习路径。

你无须提前了解全部内容,你要做的首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亲自操作和亲身体验。采用这种方法,你通过探索和实践进行学习。在操作的过程中,你的大脑自然地产生各种问题:它是如何工作的?如果我这么做,会发生什么?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问题引导着你走向真正重要的方向。

把那些暂时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记录下来,你在下一步中会有机会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9 步:全面掌握,学以致用

你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一些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现在,是时候来回答这些问题了。在这一步中,你要利用先前收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深入学习。为了有效利用自己选择的资料,为上一步产生的问题寻求答案,阅读文字、观看视频、与他人交流都是必要手段。这能让你沉浸在学习材料中,尽可能地汲取知识。

不要害怕回头再去操作,付出更多,因为这不仅能让你找到问题的答案,也能让你学到新东西。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去深入理解自己的主题,你可以阅读,可以实验,可以观察,也可以操作。

最后,千万不要忘了,你在第3步中定义的成功标准。试着把自己正在学习的内容与最终目标关联起来。你掌握的每个模块,都应该以某种方式推动你向着终极目标前进。

第10 步:乐为人师,融会贯通

如果你想深入地掌握一门学问,想对这门学问做到融会贯通,那么你必须要做到“好为人师”。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在现实中,你只需要超前别人一步,就可以成为他们的老师。在这一过程中,你要切实剖析并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将其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同时,你也要用能够让他人理解的方式精心组织这些信息。

重点在于,你要花时间将自己学到的东西从大脑中提取出来,以别人能够理解的方式组织起来。在经历了整个这个过程之后你会发现,有很多你以为自己明白了的知识点,其实并没有摸透。于是你会将那些以前自己没太明白的东西联系起来,并且简化自己大脑中已有的信息,将它们浓缩并经常复习。

6. 总结

学会自学能让你收货无比丰厚的回报。通过使用十步学习法可以将你的学习过程更为结构化,而不是漫无目的地一头扎进浩渺的知识海洋之中。这些步骤本身并不重要,这一学习过程背后的理念才是真正重要的。重点就是你要开发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自学体系,一套你可以持续不断地加以运用而获得丰硕成果的方法体系。

7. 参考资料


文章作者: Chen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Chen !
评论
  目录